现在的苏超从「网红」到「长红」只剩最后一步......
从现在看来,
苏超其实很难解体,它绑定的利益太多了。
最高级别的政绩工程、经济复苏大环境下的超强助力、各地球场与奥体中心的物尽其用、现象级扩大足球群众基础响应政策......
唯一待解决的长久之计问题也只剩下后续的运营维护。
苏超刚开始那会没啥名气,目的跟文旅发展毫无瓜葛,是因为省长许昆林在上次城市对抗赛中发现效果不错,所以提议举办,文件上也写的明明白白,就是为了“扩大足球群众基础,普及足球文化”。
毕竟各省的足球比赛也不少,比如广东有足球联赛,河南有黄冠联赛,甚至江苏自己每年都有省长杯,只是受众群体是校园足球,加上中国足球的舆论环境,大众早就习以为常,甚至以中国教育现状来看,对足球的第一反应是嗤之以鼻,所以第一轮比赛的时候观赛人数仅靠低廉票价才吸引了几千人。
那会用的球场也一般,比如常州使用的是常州青枫公园体育场,道路狭窄又易堵车。
后续因为城市旗帜代表的恩怨情仇激发出造梗的乐趣,才酿聚出苏超负责抛砖引玉的头潮。
而后,
一方面,政府全方位开阀下场。
许省长自己都没想到,任期探索的一手尝试竟然成就如此大的功绩。
如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少军开门见山说的“就是办个比赛,压根没想到成了省重点工程”。
所以,后面才有全国人大汇报那会江苏代表团明确指出了“以城市为单元,让足球走近百姓;以办赛为抓手,为发展添活力”;许省长等各领导不止现场观赛还下去调研,甚至省长亲自下场罚点球,一句话不说,几乎态度表明了:就是要大办特办;文旅局、省财政厅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层出不穷......
甚至从侧面把每年球场、奥体中心利用率极低的问题给解决了,要知道每年的维护费用是极高的,大多数场地基本处于亏钱状态,而原本的奥体、体育场快被当成演唱会专用场地了......这下苏超不仅提高了利用率,又让它们回到竞技意义上去。
而在经济上的反应,就以第五轮盐城主场比赛为例,赛事期间,盐城市旅游人数相较于上周六增长23%,消费金额相较于上周六增长35.8%,市外游客占78.67%,从高铁机票到酒店饭店,这就是10元的票价撬动3亿的杠杆。
于此,谁想扰乱苏超,许省长估计第一个给他开刀。
另一方面,群众舆论的百般拥护。
从只因为凑热闹的玩梗,到观赛之后才发现被场上球员的表现感染,那低廉到5-20元的票价,却享受到物超所值伴手礼和体验。
16元门票得到的南通主场伴手礼
近乎把人民足球、大众娱乐的意义诠释的淋漓尽致。
所以,
在后台强度和群众基础上,苏超已经拉满,只需考虑后续的运营问题,比如,如何对球员薪资、安保、设施维护等拨款来源的覆盖?如何留住真正持续关注苏超的核心用户?
能实现经济和球迷转化的自给自足,才是苏超从短暂爆火到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。
如此以后,即使日后苏超热度下降,那也能在良性生态中很好的留下来。